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×
农产品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
邮件订阅 ×

CLS生命科学展会logo
 展会 现场图片

生物制剂药品研发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大

时间: 2022-08-24

转载自:百家号 家斌爱生活,原题:《生物制剂药品研发服务外包发展潜力大》

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高研发投入、高技术门槛的行业,在强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支撑上,出台了有关的政策,建议建立相应的医药研发中心、高级别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建设、运营,为其提供配套资金和稳定的运营经费。

有关资料显示,到2026年,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千亿元。面对广阔的蓝海市场,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积极的规划。比如,深圳市把生物制药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行业,从2020年起,深圳市出台了“1+3”的政策文件,《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》,《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大力扶持本地的生物制药工业,力争2025年达到2000亿元以上。

中国目前正处在开发和生产生物药品的高速发展时期。另外,中药和中药在化学和中药方面的发展也很快。中国的医疗行业在应对传染性疾病、癌症、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仍然需要快速发展。中国近几年越来越重视生物医药,在这方面的机构和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。

然而,由于目前的监管政策,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应用进展十分缓慢,给病人提供安全、高效的创新药物带来了困难。此外,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对生物药物的补偿十分有限,限制了病人及时获取药物,比如肿瘤等疾病中常见的单克隆抗体药物。中国在生物制药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,还需要在一些关键的方面进行更多的工作。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迫切需要农业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技术。

医药工业的发展动向

近年来国内生产的生物药物有16种,包括:乙肝疫苗,干扰素,IL2, GCSF,重组链激酶,重组表皮生长因子,重组人胰岛素。目前已有十几种多肽药物,如 TPA (组织溶纤原激活剂)、IL3 (IL3)等,均处于临床 I期和Ⅱ期临床试验阶段。目前,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临床阶段,而 B型血友病的治疗也已经初见成效。目前已有40余种基因药物,如重组凝乳酶。国内α-干扰素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了进口,国内最早的γ-干扰素已有技术转移到国外,新一代的干扰素也在开发中。根据相关部门的预测,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,每年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25%,年产值将达到二十亿元,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,使得医药企业对供应链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,制药设备耗材的国产化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契机。上游原料的本土化也是趋势。

我国在生物制药方面的投资、技术的进步、工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,都对我国的生物制药工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2016-2019年,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由1836亿元增至3172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%。预计到2025年,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8332亿元。

医药生物制剂开发与服务外包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

医疗科研合同外包的服务机构是资金实力较弱、企业承担不起研发费用、愿意开发新药的公司的最佳选择。对大型生物医药企业来说,随着基因、细胞等领域的不断扩大, CRO将有助于公司将重心放在企业的核心领域,并充分利用外部的技术、资源、技术,从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,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,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,改善成本效益。生物制剂的 CRO产业在2018年的市场规模已达59亿美元,年平均增长率为29.8%,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点击:阅读转载原文
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本网站“行业资讯”板块所刊登文章,若无特别版权声明,均来自网络转载,仅为科普分享相关专业知识;
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,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;
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。
联系电话:18011840036;邮箱:499708785@qq.com


end
2023
China(Guangzhou)International cell and health
industry conference and Life Science Industry Expo 2023

广州国际细胞与健康产业大会
暨大湾区首届衰老干预大会

2023.6.9-11 广州·广交会展馆